搭建苗木交易信息平臺,發布大數據服務全國
“合肥是重要的苗木集散地,我們每年都來苗交會,主要銷售特色椴樹。”日前舉行的2019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上,來自山東青島的苗木商胡小泉應接不暇。“一棵椴樹小苗28元,樹干長到10厘米粗市場價可達5000多元。”胡小泉說。
“苗交會真是個不錯的平臺,前來問詢的客戶很多,帶來的上千份宣傳單都被領光了。”剛剛參加完苗交會的鳳臺縣森林苗圃負責人桂其兵欣喜地告訴記者,他們苗圃主要培育中山杉樹苗,中山杉市場前景好,一棵胸徑3公分的中山杉價格1000多萬元。
河南省寶豐縣欣榮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趙金亮也表示收獲頗豐:“這個平臺很好,這次帶來的果樹已經收到全國各地的訂單30多份,非常火爆。”而他的同行河南中原楸樹研究所負責人王茂田則建議:“展位太緊張,每年要提前定,遲了就搶不到,建議下一次要增加展位。”
“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種類最全、參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國家級苗木花卉交易盛會。”10月21日,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副司長楊連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苗交會將建立常設辦會機構和常態化運行機制,逐步將苗交會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性盛會。”作為苗交會的永久主辦地,合肥市和肥西縣下一步將編制長遠發展規劃,進一步提高辦會硬件條件和水平,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國家林草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過剩苗木中,松、杉、楊、槐等品種占90%以上,“大路貨”嚴重過剩。而珍貴樹種、鄉土樹種、優質經濟林等特色品種供不應求。種苗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十分突出。
怎樣讓老百姓在苗木產業增收致富道路上把準市場脈搏,少走彎路?
“解決種苗供給總量過剩與結構性不足的矛盾,需要全國性、區域性苗木供需統計分析來引導苗木生產者和使用者的行為。”楊連清表示,正在建設的國家苗木交易信息中心,坐落于肥西縣,包括苗木交易中心、苗木信息中心和苗木價格指數中心等3個中心。通過系統收集、整理、分析市場信息及時向社會發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林木種苗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今年苗交會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60家企業參展參會,比上一屆增加200多家,成功洽談了152個林業招商項目,投資金額達241.7億元。
依托小苗木帶動大產業,促進生態高質量發展
清風徐徐,滿目蒼翠,一派生機。今年的合肥苗交會帶“火”了距合肥40公里外的肥西縣官亭鎮,大會期間,許多外省市參展客商和媒體朋友紛紛聚焦這里的萬畝林海。
10月20日,記者來到落戶肥西官亭的滕頭園林苗木基地,舉目望去,紅楓、紫薇、櫻花、玉蘭、海棠、無患子、桂花、廣玉蘭等上百種苗木,織就成一幅美麗的生態新畫卷。
“我們的苗木南邊推廣到福建、浙江,北邊一直到山東、河北。”安徽滕頭園林苗木公司經理康孟炯介紹,官亭基地起步比較晚,卻是滕頭園林集團在全國12個基地中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個。“近兩年苗木陸續出圃,每年可提供優質精品苗木8萬多株,銷往貴州、山東、江蘇、浙江等多個省(市)及全省各地,年銷售額六七千萬元,特別是容器苗份額逐年增加,成為市場新寵。”康孟炯說。經過近8個年頭發展,滕頭官亭基地已由最初的3000畝擴大到現在的1.8萬畝,培育園林苗木32個品種、160余萬株精品苗。
“小苗木不僅帶出大產業,還托起區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10月8日,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布,肥西縣連獲“綜合實力、投資潛力、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四個“全國百強縣市”稱號。肥西縣縣長李煜認為,合肥苗交會連續成功舉辦十七屆,促成一批重大項目簽約和落地,有力帶動了苗木花卉產業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以官亭林海為例,李煜介紹,官亭林海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氣候四季分明,為南苗北移和北苗南遷的引種、馴化提供了絕佳自然條件。規劃12萬畝的森林面積,目前建設苗木花卉基地已達6萬多畝,入駐企業12家,這里每年可為全國提供苗木50萬株,苗木花卉年銷售額約1億元。苗木產業發展、林農增收致富的同時,也推動了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如今官亭林海成為合肥市郊最大的人工觀賞林和天然氧吧,成功獲得國家生態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稱號。目前,僅肥西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33萬余畝,年銷售額40多億元,經營戶2萬多戶,各類專業公司300多家,苗木經紀人3000多人,形成萬戶種植、千畝連片、百企專營的規模化生產格局。
一粒良種推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賦能現代林業
來自全國各地代表特色苗木發展方向、產業化成就的產品精彩紛呈,吸引眼球。在江西館,參展企業把苗木做成了各種動物造型,讓苗木成為了藝術品;在云南展館,專家則通過嫁接技術,讓三角梅呈現出“一樹三色”的景觀……展館里,新穎獨特的產品讓市民大開眼界,同時也成為業界交流新經驗的教室。
“組培育苗不受季節的影響,與常規的扦插、嫁接相比,生產效率提高20倍到50倍,已有上百名客戶過來與我們洽談。”四川省景林景觀園林工程公司工程師黃振介紹,通過植物組培等現代育苗技術,讓苗木花卉的生長速度越來越快,育苗的品質也越來越高。
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阜陽市新豐種業公司總經理葛翔告訴記者:“這次利用參展機會,進一步了解掌握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業態,打算盡快將薄殼山核桃林經營逐步過渡到全程機械化管理。”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該公司特別注重科學技術的投入和研發,目前已擁有薄殼山核桃、油牡丹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省科技成果2項。
近年來,我省在深入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夯實林木種苗基礎,重點構建皖南、皖西、皖北、皖東、皖中特色苗木花卉產業區和長江流域苗木花卉產業帶“五區一帶”六大特色苗木產區,加快形成喬、灌、草相結合,葉、花、果等不同特色品種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態勢,初步實現了供種基地化、生產規模化、質量標準化,全省苗木花卉產業呈現面積穩步增長、結構日趨合理、效益逐年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種苗使用優質化、種子生產基地化、苗木供應市場化步伐加快,良種使用推廣與種質資源保護持續加強,科技推動產業提檔升級,為現代林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省林業局種苗總站站長錢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