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2月7日報道(記者 王鈺)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布。
文件分為5個部分,分別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擴大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規模。
文件提出,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農民群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美麗家園”建設。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
文件提出,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國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對其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辦好農村“雙創”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有效開發農村市場,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追溯體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穩定農民工就業,鼓勵地方設立鄉村保潔員、水管員、護路員、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
文件提出,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優先保障“三農”投入,調整完善農機購置補貼范圍,賦予省級更大自主權。研究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落實農戶小額貸款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現行小微企業相關貸款稅收減免政策。破解鄉村發展用地難題,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墾、國有林區林場、集體林權制度、草原承包經營制度、農業水價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