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突發的森林火災為森林防火敲響警鐘。記者4月1日從省政府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全省森林火災進入多發期,我省深入開展火源管控、隱患排查等專項行動,切實降低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發生。
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為我省森林防火緊要期。自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18起,其中,較大森林火災1起,一般森林火災17起,過火森林面積54.72公頃,受害森林面積9.12公頃。
省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邢鐵牛表示,盡管森林火災發生起數較去年同期減少82%,仍不能掉以輕心。他說,清明期間歷年來是我省森林火災的多發期,去年清明節森林火災起數就占據整個森林防火緊要期森林火災的40%。隨著氣溫的快速回升以及“清明”“五一”假期到來,祭祀用火、農事民俗用火、生產用火大量增加,尤其是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步解除,進山游玩、郊游踏青活動會“報復性”增長,加之我省人口基數大、農村人口多、居住密度高,農林交錯范圍廣,火源管控任務極其艱巨,全省森林防火工作進入到了緊要期的關鍵期。
林區能否看住人、管住火,及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往往決定了森林防滅火工作的成敗。據介紹,3月11日,國家林草局組織召開春季造林綠化和森林草原防火電視電話會議后,省林業局就對壓實火源管控責任、細化防控措施等進行具體安排。3月17日,全省啟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3月21日,我省在Ⅰ、Ⅱ級森林火險縣又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森林火災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進各地防火措施落地落實,強化用火監管,倡議和引導廣大群眾進行生態祭祀或者延期祭掃,從源頭上控制森林火災風險。
在值班值守方面,省、市、縣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實行雙崗值班和零火情報告制度,密切關注本地火情動態和天氣情況,嚴格執行衛星監測熱點2小時反饋制度和“有火必報”“報撲同步”制度。全省各地森林消防專業隊集中食宿,嚴陣以待,確保接到火情熱點后能第一時間機動到位、核查處置、快速撲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據介紹,3月20日起,省林業局已抽調局機關及局屬單位65名專業技術人員,派駐全省65個重點火險縣(市、區)長期蹲點,針對近期森林防火工作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
一方面防火患于未然,一方面做好應急準備,實現科學處置。省林業局與省應急管理廳近日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當前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通知》要求,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科學施救的理念,做到火情不明先偵察、氣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規避,確保撲火安全。(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