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預防和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安徽巢湖市發布禁火令,從2019年11月1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止,全市所有林地及距離林地邊緣300米范圍內嚴禁野外用火。
近期,由于持續的高溫干旱少雨,森林火險等級持續維持在高度危險級別,森林防火形勢十分嚴峻。為從源頭上進行管控,有效預防和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禁火令規定,禁火期間,在禁火區域內禁止六類野外用火行為:上墳燒紙、燒香點燭等;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吸煙、野炊、燒烤、烤火取暖;煉山、燒荒、燒雜、燒灰積肥或燒田埂草、稻草等;其他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用火行為。
為保障禁火令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巢湖市相關鎮街將組織專人進行巡查,進入林區的車輛和人員,要自覺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機構的登記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凡拒不執行禁火令出現違規用火行為的,將依據《安徽省森林防火辦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11月18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包建華在成都主持召開閬中市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迎檢工作座談會,省林草局濕地處、野保站、宣傳中心和南充市林業局、閬中市人民政府、閬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閬中市常務副市長趙云強匯報了閬中市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的推進情況。閬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際濕地城市”的申報、創建工作,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明確各部門職責,組成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創建工作,積極做好“迎檢”準備。
包建華聽取工作匯報后表示,閬中市作為嘉陵江流域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水成城,因水興城,歷史文化厚重,濕地資源豐富,創建基礎較好。在川中丘區人口密集城市大力開展生態保護工作、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是閬中市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落實長江保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精神的重要體現,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舉措。
包建華強調,閬中要發揮“濕地與古城”特色文化優勢,充分傳承古代山水聚落融合理念,打造“中國西南千年濕地古城”。一要統籌濕地保護與恢復的近期和遠景規劃,做好閬中市濕地保護利用規劃。開展濕地保護小區、小微濕地以及嘉陵江流域灘涂治理的示范建設。二要充分挖掘閬中千年古城文化和水文化,講好古城文化故事、保護故事和濕地故事。精心選取濕地保護的成功案例,以小視角反映大保護,從濕地保護闡釋千年文化的傳承。三要積極營造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的濃厚氛圍,發揮電視、報紙以及自媒體的作用,開展濕地文化、科普及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濕地保護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充分展示閬中“全民參與保護濕地”成果。
國際濕地城市是按照《濕地公約》決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由締約國政府提名,經《濕地公約》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獨立咨詢委員會批準,頒發“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的城市。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濕地保護成效,是對外宣傳和展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一張靚麗名片,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最高、分量最重的一項榮譽。2018年《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認證了全球首批18個國際濕地城市,中國常德、常熟、東營、哈爾濱、海口、銀川等6座城市獲此殊榮。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