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為解決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多、投入不足等問題,自然資源部昨天(24日)對外公布《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意見明確我國將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使數以千萬畝的損毀土地化廢為寶。
央視網消息:為解決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多、投入不足等問題,自然資源部昨天(24日)對外公布《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意見明確我國將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使數以千萬畝的損毀土地化廢為寶。
自然資源部表示,將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激勵、吸引社會投入,推行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意見》明確,對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國有建設用地,可通過賦予礦山生態修復投資主體后續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激勵社會資本投入。
《意見》提出,各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在礦山修復后的土地上發展旅游產業,建設觀光臺、棧道等非永久性附屬設施,在不占用基本農田以及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不影響地質安全的前提下,其用地可不征收、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