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
同時,貴州又是石漠化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省份,“貧困”與“生態”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既要生態,又要扶貧。貴州面臨雙重任務!
然而,我省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脫貧攻堅長期以來存在3個方面突出問題:森林生態保護資金不足,護林人員少,隊伍不健全,無法實現有效管護;林區條件艱苦,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產業發展滯后,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由于貧困人口素質、能力較差,加之林區限伐或禁伐,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夫妻分居等社會問題嚴重,林業生態扶貧缺乏有力抓手。
任務艱巨,困難重重。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怎么兼顧?
2016年,國家印發《關于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的通知》,由中央財政安排20億元購買生態服務,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工作,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
貴州省林業局搶抓機遇,及時出臺《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細則》《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工作實施方案》,聚焦貧困家庭,爭取資金投入,完善管理機制,走出了一條“一人護林、全家脫貧”的護林脫貧新路子。
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17.25萬名(中央資金提供崗位6.5萬個,地方資金提供崗位10.75萬個),帶動51.7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生態護林員們實現了就業、脫貧,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夫妻分居等社會問題也得到有效緩解。
“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選聘為生態護林員,是我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措施,既能切實帶動部分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又能加強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省林業局濕地和公益林保護中心主任李宏說。
2016年以來,全省森林火災受害率比生態護林員政策實施前下降了93.4%,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50%提高到2019年的59.95%。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我們積極爭取,還將新增生態護林員崗位1萬個,目前正在抓緊選聘,確保6月份上崗并按時發放勞務補助,助推全省就業扶貧。”李宏說。(記者 方春英)